文章 |
作者 |
页码 |
·继续教育· |
|
|
十四五”时期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基础、形势与关键 |
刘婷 |
(1) |
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使命、挑战与路径 |
姚晓兰 |
(6) |
第四代评价视角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的反思与建构 |
施翰 丁锐 |
(9) |
校社联动下高校创新创业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 |
朱佩佩 |
(15) |
·终身学习· |
|
|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策略探究 |
范华 |
(18) |
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在线教育体系复杂性探究:构成元素与显著特征 |
黄新辉 朱潇婷 钱小龙 |
(24) |
人工智能时代终身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探究 |
王静 |
(30) |
·成人教育· |
|
|
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的现实挑战与行动策略——基于《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四)》的探讨 |
郭中华 |
(34) |
人工智能技术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创新 |
蔡若坤 |
(40) |
互动式“雨课堂”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阮迪女 陈海强 |
(44) |
成人英语翻译能力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
赵瑞雪 |
(48) |
·职业教育· |
|
|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
阳军 殷遇骞 刘文彦 |
(51)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项目资金的管理模式优化 |
王强 唐廷强 |
(55) |
职业教育视域下民办本科高校专业改造与升级 |
杜勇婷 |
(59) |
新发展格局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研究 |
顾雪梅 |
(63) |
·开放教育与学分银行· |
|
|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理念、组织体系与效果研究 |
林素絮 张敏怡 |
(67) |
高职院校“学分银行”认证机制构建探索 |
高尚荣 |
(73) |
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
倪新宇 王丽敏 |
(76) |
·比较与借鉴· |
|
|
新西兰创新创业教育四螺旋模式运行机制与启示——以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为例 |
郭连锋 刘高婵 |
(79) |
新冠肺炎疫情中英国继续教育学院管理经验——以巴斯学院为例 |
刘清源 姜君 李娜 |
(84) |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机制和实现路径 |
陈一飞 傅雷鸣 |
(89) |
·创新与创业教育· |
|
|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实践探索 |
蔡炳育 |
(93) |
知识产权对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研究 |
叶珺君 |
(96) |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
郑云 翁建新 杨卫华 陈亦琳 |
(101) |
以专业社团为载体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
孙爱花 |
(105) |
中国医学生医德教育模式创新进展的研究 |
何凯鸣 杨琛儿 曾少英 |
(109) |
·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 |
|
|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六个维度 |
李海峰 张莹 |
(113) |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网络育人的路径探析 |
袁林静 袁健 |
(117)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机制探析 |
罗喆 |
(121) |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 |
唐莺 |
(124) |
基于《学习强国》平台上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开发探索 |
熊田兰 |
(127) |
·教育工作者论坛·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实现路径研究 |
张淼 |
(131) |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观在中国的现实价值转换 |
秦善鹏 |
(135) |
从内涵与外延角度理解泛函分析重要概念 |
许栩 廉海荣 耿凤杰 |
(138) |
坚持正确的政党认同教育以促进大学生政治觉悟的提升研究 |
付盛松 |
(141) |
党员身份感知与党员绩效研究——基于福建省调研 |
林荣策 |
(145) |
学生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张冬 |
(150) |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治理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 |
任宁 |
(154) |
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研究 |
刘帅 |
(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