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远鹏;马敏;张勇;刘敏;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构建高水准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分析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质量体系建设的缘由,提出构建继续教育质量体系的思路:在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基础上,利用过程思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设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而提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质量体系建设的详细策略,包括改革招生工作模式,严把招生关,规范函授站管理;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改革考核方式,规范考试过程;加强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1年11期 No.26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熊凯文;丛林;
近年来,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所引起的事故频发,维护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成为心理学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基层军医心理实践能力偏弱,为兵服务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基层部队的心理健康需求。因此,结合模块化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手段,"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能力为导向的分组策略和综合考核方式等方法,探索在基层军医的继续教育体系中,心理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根据基层各卫生部门的评估,在基层军医继续教育中实施心理测量实践课堂可以培养出满足基层部队心理健康工作需求的人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021年11期 No.26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星;李怀龙;
教师是保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先导性人力资源,优质教师资源正在由面向实体补偿的增量配置转向面向网络精准的提质配置转变。从精准化配置平台、路径和保障方面建构了配置服务机制:一是精准化配置基础,即"汇聚:精准聚焦配置参与教师""追踪:精准监控配置教师状态""部署:精准对接多向配置节点";二是精准化配置路径,即"人机协同辅导:助力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设计多元专递:跨越时空障碍获得理想化效果""常态混合教学:重塑教学组织形成教学新形态";三是精准化配置保障,即"加快布局新基建:保障教师‘下得来、留得住’""系统化混合教研: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并进""针对性精准培训:打通薄弱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通道""激励性配置评价:全面赋予配置参与教师以发展红利"。既为"互联网+教育"新时代优质师资的网络化配置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阶段的师资配置提供了参考框架。
2021年11期 No.267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余吕明;
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当地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教育质量向优向好发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教师专业需求为主要调查内容,旨在了解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发展需求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发展的建议。通过对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个案研究以及浙江地区有关市县调查发现:这支队伍存在结构复杂、整体素质不高、团队凝聚力不强等弱点,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也存在不少困境,关注这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职后培训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必由选择,并从学习型组织、和谐融合、因人施训、问题导向、终身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2021年11期 No.267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马超玲;
独立学院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J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独立学院转设的大背景下J学院的转设困境、师资队伍建设的弊端,旨在为学校找到一条稳定教师队伍的良好路径。J学院暂时未完成转设,在这个情况下面临诸多压力,如教师招聘成本增加、教师流动性加大、外聘教师频繁更换等。针对J学院的情况,提出"国家政策为转设师资管理带来新的机遇""转设完成应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提高教师薪酬待遇水平,稳定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职业培训体系,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等策略以期学校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021年11期 No.267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胡雪东;
在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共同体意识框架内,民族交流沟通及融合通过族际互动形成了社会关系的演绎,构建了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体系,文化传承从共生的价值追求来建设各民族的精神及文化家园,构成了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体系、"五个认同"利益性阐释以情感共通的利益自觉形式逐步提升和丰富了民族成员共享的价值内涵,构成了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体系。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2021年11期 No.26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响初;李依宸;
"双高计划"是国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与举措,旨在通过项目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高地。利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探究我国实施"双高计划"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对策研究,以期进一步明晰高等职业教育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主要问题的基本路径,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2021年11期 No.267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7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吕坤霖;石晓峰;赵霞;蔡巧英;
以往对失业治理的研究主要是关注市场与政府、创业、转变观念、职业培训等方面。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百万扩招"的职业教育就业促进政策。研究了2020级、2019级"百万扩招"生源的技能再获得过程中的基本年龄、性别、学历状况、失业状况、学习问题、就业期望等,发现扩招生源报考动机明确、专业选择目的清晰,并且未来期望就业方向与专业高度关联。在就业方面通过扩招的学习,既可以满足学生提升学历和学习知识技能的需求,也可以提供给他们了解行业、提高管理水平、巩固知识的机会,这些无疑对学生的就业有极大帮助,使他们可以"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相应的政策建议是改进教学和管理、提高扩招生源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2021年11期 No.267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昊;
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没有基本的认定标准、师资来源单一、培养主体缺位等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陷入困境。师资政策不畅、校企融合不深、编制管理僵化形成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针对现实问题,需要在认定标准、师资政策、培养体系和校企合作上突破瓶颈,化解困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2021年11期 No.267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董晓燕;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俨然成为我国社会热点话题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脚步越来越快,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在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作用没有发挥与时俱进的作用。所以,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功能和路径的深入研究,促使职业教育下的人力资源向新型城镇转移,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11期 No.267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张咪咪;
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并不局限于对学生技能培养与知识培养,更注重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提高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心理教育的关注来重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为高职教育的心理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对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作出及时干预解决,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研究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中所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开展新时代高校心理教学改革工作。
2021年11期 No.26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洪娟;
工匠精神对科技和生活都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人们在科技进步路上的有力的工具,但"人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那么这就要学会考虑如何进行培养,最好的办法是螺旋递进的培养模式。知识本体论的领域是知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这些关系反映了概念之间的约束和联系。在工匠精神的知识本体上再进行螺旋递进的培养模式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如果我们的人才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源源不断地提供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就能使每个产品都变得很完美。
2021年11期 No.267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唐丽华;郭凡良;潘凤焕;陈晓燕;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思想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大动脉。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的理念、思路,以应对国家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创新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教育思维固化、教师主导能力阻滞、教学目标同质化、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和评价机制欠完善等方面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以激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生动力。
2021年11期 No.267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王敏;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显然,这是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新兴教育理念的重大战略决策和举措。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提出在深化改革思政课程体系的同时,重点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全方位改革,并结合民办高职着重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改革和实践作出有益的剖析。
2021年11期 No.26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陈开池;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干理论课程,是学生了解最新时事政策、学习党政理论知识、拓宽国际视野、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途径。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授课课时少、内容专题多、师资流动大等特点,均增加了上好该课程的难度。在语用学的视角下,以课堂话语为切入点,尝试探析高校形势与政策"四力"话语体系,构建学生喜欢听、听得进的话语传播模式,以助力思政课程达成育人效果。
2021年11期 No.26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何琦;
研究生课程是高校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阵地。以浙江音乐学院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为例,基于对2019级95名研究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及教学反馈的结论,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探索音乐院校中研究生通用英语、音乐英语教学、思政教育等三者间融合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音乐院校深化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通识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提供借鉴。
2021年11期 No.26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耿芸;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英语听说教学,开展依托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弥补课堂听说训练时间不足,推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改革。"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课内外线上线下互补的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即课外线上自主学习+课内线下互动学习。依托移动终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1年11期 No.267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张金娟;
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发展到今天为止,我国各大高校都开始了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关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问题也逐渐地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研究问题,尤其是在近些年,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整个社会都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带来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针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探讨,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2021年11期 No.26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0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刘令宏;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专业承担着为旅游行业培养一线技术服务型人才的重任。为了使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需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旅游服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教师的创新教练法引导,可以让学生以情景体验的方式开始学习活动,同时基于自身的主动求知处理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能力,收获认知。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创新教练法的概念进行界定,运用行动研究法对中职旅游服务专业中运用创新教练法的意义、实施步骤进行了研究探讨,并用实例验证了该实施步骤的可行性和普适性,最后得出创新教练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获取、使用知识以及处理问题"的水平,让他们逐步建立起判断以及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结论。
2021年11期 No.267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芳;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习因伴随着文化学习而独具一格。在跨文化交际往来中,文化对语言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课堂中的文化与知识已经成为不可分离的教学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外国文化,却忽略了传统文化。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将英语文化融入课堂教育,传统文化的融入较少,学生无法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含义。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发展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2021年11期 No.267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5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李强;
在产教融合政策利好、推动力大的背景下,其深化发展仍然很少有经验可供借鉴。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以探究在产教融合政策利好背景下的促进机制为目的,分析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共生系统,从产教融合不同角度制约融合要素关系进行归纳,构建产教融合"345融合共同体"。通过产教融合几个热点问题的讨论,得出结论: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共生模式中,既需要不断促进共生环境完善和优化,也需要相关系列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的完善来支撑。
2021年11期 No.267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张赟;闫忠林;问鸿滨;
全民国防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与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相比,社会国防教育还有很多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研究解决掣肘高校育人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教学内容供给实效,尝试学校国防教育和社会国防教育互通有无、共建共学共享,营造积极互动的教育氛围,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揽全民国防教育的相关建议,以期引发同行的深入思考。
2021年11期 No.267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1K] [下载次数:2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郑睿颖;王丽;
新时代,在多元文化、思想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传统保守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随之受到挑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如何巧妙利用当地优势打造新时代新型党建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江西省内红色的土壤上孕育了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的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研学融入江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极具现实意义。以江西红色文化研学为切入点,融合高校党建现状简要阐述了新时代红色文化研学在江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应用及实践路径。
2021年11期 No.267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7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陶敏;褚红素;
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停留于对学生知识与技术的要求,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的党建工作,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先进思想,引导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为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效率,通过借助互联网络建立高校党建立体化工作平台,加快党建工作的线上线下教育联动,进一步完成新时代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责任。
2021年11期 No.26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