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 “三教”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策略

    陈曼;张欣宇;孙长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简称“三教”协同创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在“一体、两翼、五重点”的职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三个阶段的融合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还存在学历认可度不高、教育资源不足、缺乏行业对接和合作机制、学习效果与学习成本成反比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加契合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属性,可以从加强产教融合导向、拓宽学习路径和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等四个方面提出改革发展的策略,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撑。

    2024年01期 No.29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论职业教育与高等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褚学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职业需求不断变化,职业教育与高等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以职业教育与高等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重要性为切入点,总结了职业教育与高等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有效方法。想要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建立合理的制度机制和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职业教育可以借鉴高等继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高等继续教育则可以与职业教育结合,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机会,促进其职业发展和升级。

    2024年01期 No.293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新时代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及实现路径

    吕小强;

    终身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必需之举。在全球一体化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新时代终身教育体系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不断提高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新时代终身教育体系应当从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快开放大学和“学分银行”建设、推进终身学习的文化载体建设、构建有质量的人工智能终身教育生态系统链等多路径建设。

    2024年01期 No.293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终身教育理念的解读与启示

    房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21世纪世界各国的终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新回顾和深入解读该报告的终身教育理念,能够发扬保罗·朗格让的终身教育思想,并对我国新时代终身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通过剖析终身教育的内涵、必要性以及其四项原则,获得如下启示:第一,家庭教育要重视“四个学会”,为儿童打下坚实的人生发展基础;第二,学校教育系统衔接,从“与世隔绝”到“半融入社会”直至“融入社会”;第三,社会教育价值观导向从“务本”到“力行”再到“教育决定教育”。

    2024年01期 No.293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9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 ChatGPT冲击下教师的角色危机与重塑

    钱鹏雁;陆道坤;

    ChatGPT的强势崛起,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在为教师教学提质增效的同时,也给教师发展带来了全新挑战,如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被撼动、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角色面临转型。推动教师角色重塑,成为当前亟待完成的重要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着眼:教师要基于ChatGPT带来的知识生产改革,扮演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合理利用ChatGPT数据采集功能,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分析师”;通过知识教学思维训练的创新,成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者”;基于全面育人的深层次需求,转变成学生道德的“引领者”与情感的“陪伴者”;借助ChatGPT的远程通信技术打破时空壁垒,成为共享交流的“合作者”。

    2024年01期 No.293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1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ChatGPT技术与我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

    徐力;朱国芬;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ChatGPT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ChatGPT技术可以为高校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ChatGPT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辅助教学和评估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学术指导。此外,ChatGPT技术还可以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弥补地区间的教育差距。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ChatGPT技术将能够为高等教育带来更多机遇,助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教育机构和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ChatGPT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2024年01期 No.293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19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 ]
  •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领域变革与路径探析

    郑琳;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重构,对实现人才多元化、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此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意义,阐述人工智能促进教育领域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提出在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教育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有序改善的策略,以期启发人工智能教学应用思路,促进教育教学的智能化发展。

    2024年01期 No.293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社区教育

  • 乡村社区教育赋能新乡贤的价值实现

    辛治杰;

    新乡贤是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乡村社区教育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二者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目标诉求一致、角色功能重合、工作协同互促,这为乡村社区教育赋能新乡贤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行性。基于新乡贤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各种困境,从提升新乡贤治理资源的供给效率、优化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模式、改善新乡贤与其他治理主体关系等三个方面,研究乡村社区教育通过整合资源平台、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等赋能新乡贤的价值实现,提升新乡贤的参治能力,为推动新乡贤更好服务乡村治理提供新的有益思路。

    2024年01期 No.293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中日社区教育政策及执行比较

    邓湘宁;李艳华;

    社区教育能够更有效调动区域内民众的个人素质要求、文化知识需求,社区教育政策为社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引导,为配备设施、经费、人员提供保障。中日社区教育政策背景、时期、内容不尽相同,以文献研究资料为基础,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教育政策的转折与完善时期,与我国80年代开始社区教育政策逐步系统化时期进行比较,细化中日社区教育政策政府与民众的着眼点、政策推行制度与力度、民众政策执行意识等通过比较的方式,明晰社区教育管理目标、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政策模式。

    2024年01期 No.29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社区教育平台精准化发展

    江科元;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变迁,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社区教育作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求,社区教育平台的精准化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首先对学习型社会和社区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社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随后,对社区教育平台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阐述,并深入探讨了其发展模式和现状。进一步提出了社区教育平台精准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包括了解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建立个性化学习模式以及加强社区合作与共建。

    2024年01期 No.293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老年教育

  • 老年教育关键问题研究

    熊大红;王祖茂;韩慧芳;

    老年教育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创建文明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通过文献研究法与因果分析法分析老年教育现状,指出了在整体教育规划、系统顶层设计、教育资源供需情况、区域发展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同时,为解决这些关键问题,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出:健全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完善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加强老年教育服务管理、注重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等多项措施,从而为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2024年01期 No.29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数字经济背景下老龄社会的挑战、机遇及策略

    王佳璇;赵丽;

    当前,我国数字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融合,助推银发经济发展,释放数字发展红利成为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数字鸿沟”既给老年人带来不同方面的风险挑战,同时数字经济也为老龄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在弥合“数字鸿沟”的过程中,政府、社会、家庭等主体应协同发挥作用,坚持“积极老龄化”发展理念,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同时,老年人自身也应破除传统观念,积极学习数字信息新知识,为应对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2024年01期 No.293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1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继续教育服务老龄群体灵活就业的困境与突破

    卢娜;

    继续教育服务老龄群体灵活就业既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继续教育服务老龄群体灵活就业的现实需要,发现我国继续教育在服务老年群体灵活就业过程中存在顶层制度保障缺位、高校继续教育对老年个体的赋能尚不充分、老年大学课程资源与“老有所为”契合度低、老龄群体封闭思想亟待转变等多重困境,并从“完善继续教育政策内核”“推动高校继续教育与‘老有所为’有机融合”“重构老年大学课程结构,兼顾‘所乐’与‘所为’”“转变老年个体观念,构建‘老年学习共同体’”等方面入手,试图为继续教育服务我国老龄群体的灵活就业问题找寻中国式现代化的突破路径。

    2024年01期 No.293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新时期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问题、路径

    刘逸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各项事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期老年教育转型的必然选择。经过长期的积累,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政策环境显著优化、“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功能初步显现等方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老年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卡点瓶颈,如政策建设的体系性有待提高、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志愿服务社会效应有待提升、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程度有待增强等问题。为破解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提出明晰全域部门协同共治机制、强化内涵式建设、构建数字化智慧学习环境、持续推动综合性供给结构优化、强化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发展路径。

    2024年01期 No.293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7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劳动教育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劳动教育的中国式新发展

    荣帅;宋词;崔茜;

    劳动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加强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借鉴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立足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基于此,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劳动教育的中国式新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29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10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重塑与实践路径

    朱平;雷世平;田禾;

    “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与最基本的方式,是提升国民经济的强大动能。纵观当前,以智能技术为主体的新型劳动形式,不仅给传统劳动带来挑战,也冲击了人们传统的劳动理念。大学生劳动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借助和发挥智能设备、智能技术、智能手段,使劳动教育拥有全新的育人形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智能时代对人类劳动的影响,明确劳动教育价值重塑的内容,分析劳动教育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2024年01期 No.293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1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乡村振兴

  • 基于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黄跃红;

    在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目前农村地区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其中,高素质农民培育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能够最大限度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在具体培育过程中还存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培育内容与生产生活脱节、农民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和制约因素。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基于此,在阐述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对策,以期为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2024年01期 No.293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校企村”职业教育模式探析

    兰帅;李光泉;杨同华;

    “校企村”职业教育模式以地方院校为纽带联通农村与乡镇企业,对促进以教育人、以人兴业、以业哺教的“育人业”健康循环,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有积极意义。以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为切入点,对模式中各个角色进行了职能分析,立足现实列出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融合发展的地位弱势、职能失真等当前困境。提出愿景共建、科技赋能、师资建设等实现路径,以发挥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自身优势,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2024年01期 No.293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乡村振兴战略下本科职业教育数字扶智长效机制

    任晓洁;邹少冰;郭宁;

    数字扶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针对我国乡村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知识鸿沟”“数字鸿沟”等问题,提出本科职业教育数字扶智长效机制建设路径,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数字素养培育为根本,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创新为关键,以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建设为保障,构建本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

    2024年01期 No.293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机制

    宋丽冰;

    近年来,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话题,在这一过程中,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释,主要是从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等不同角度进行的。从理论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是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导向,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标准,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从逻辑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驱动的发展性理论,其价值目标在于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2024年01期 No.293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郑景云;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特质。培养工匠人才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去,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针对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024年01期 No.293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