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

  • 近20年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穆卫军;关庆镐;毛燕梅;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01—2020年学历继续教育文献为数据源,借助文献计量方法和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我国近20年来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的总体特征、演进过程和前沿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近20年来学历继续教育的概念用词多元,直到2015年得以基本统一;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的文章主要见于继续教育领域专业期刊和继续教育类学报;高被引论文集中在继续教育概念的辨析、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研究、学历继续教育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研究者之间、机构之间合作松散,但不同研究者都在尝试探索继续教育的发展新路径;研究热点集中在学历继续教育相关概念、办学生态、在职人员培训、发展对策方面。

    2022年01期 No.26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政策文本的继续教育及相关术语演变解析

    韩晓荣;于游洋;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不断扩大,继续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党和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本中,继续教育已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重大发展战略。从继续教育的概念出发,以政策文本为线索,追溯我国继续教育概念的演变,梳理其发展脉络,为探寻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提供有益的思考。从实践内容上看,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实践上不同历史阶段教育体系构成的不同表述,也是二者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吸纳和融合多种教育思潮后的产物。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等多种理论思潮的融入,赋予继续教育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动态发展特征。

    2022年01期 No.269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基于胜任力的继续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刘涓;

    兼职教师作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来自政策、高校、社会等各领域的新挑战,在新发展阶段,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其兼职教师队伍的打造与建设。分析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兼职教师的队伍特点、胜任力要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以期为推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No.269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劳动教育

  • 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和未来展望

    辛晓青;左晓晨;李颖芳;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探索教劳结合为中心的政策萌芽起步阶段、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政策发展初期阶段、偏向政治化的政策偏执发展阶段、促进经济建设的政策转变阶段、体现个体价值的政策发展阶段。呈现出以社会需求为主要推手的劳动教育政策形成机制、以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为导向的劳动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形成机制、以育人为主继续倡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共存的政策价值取向、加强资源开发与师资建设的政策过程保障、民众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022年01期 No.269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1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观的演进及其理论形态研究

    肖喜丹;许传新;

    劳动观是人们对自身以及他人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观的核心内容决定其理论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及现实状况的差异使得不同时期劳动观的核心内容也随之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历经五次历史性跨越,形成了以集体本位、共同富裕、社会财富创造、以人为本、崇尚劳动为核心的五种精髓相通又各具特色的劳动观。

    2022年01期 No.269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农村成人教育

  • 机遇·困境·路径:科技精准供给驱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三维审视

    彭芳;罗贤宇;刘新玲;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与经济现代化发展接轨的产物,科技素质既是其核心素质,也是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当前,我国科技精准供给驱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然存在科技能力与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乡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驱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战略支撑”“以农民为主体,健全乡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从而精准化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

    2022年01期 No.269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农民工职业教育研究

    李美长;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很多传统职业逐渐消亡,新兴的融合性职业不断衍生,大量职工需要转岗,农民工自然会想到选择职业教育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供给侧改革需要。研究了农民工职业教育供给和需求,认为农民工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发展不平衡、融合不充分,农民工职业教育供给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得农民工不能获得优质职业教育。培养供给侧改革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农民工需要农民工职业教育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工匠精神理念、供给引领理念,应用现代学徒制、O2O教学模式和终身教育1+X模式,积极培养“互联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可持续实用人才,着力培养乡村振兴和返乡回流农民工职业技能。

    2022年01期 No.269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教师教育

  • 教师的情绪劳动及其优化

    赵宇晴;沈贵鹏;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大工业的生产方式逐渐让位于服务行业,情绪劳动逐渐成为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第三种劳动。教师作为高情绪劳动者,教师的情绪劳动有利于构建积极的教学效能、营造动态的工作环境以及变革压迫性的情绪规则。辩证审视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与问题,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当前教师情绪劳动存在教育工作环境复杂导致高强度情绪消耗、学校组织关怀缺失造成情绪资源难以补偿、教师情绪素养不足影响教师情绪调控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教师情绪劳动的优化策略,即“整合教育环境,建立科学减负体系”“关注教师情绪,优化组织补偿机制”“提高情绪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22年01期 No.269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成人学习理论下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再思考

    田璐;

    研究目的在于应用成人学习理论指导教师教育的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通过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分析了成人学习理论对教师教育的适用性,探究各个成人学习论对教师教育的指导作用和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指导框架。然后,分别阐述了自我导向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教育生成内生动力,促进教师知识发展;转化学习理论对于教师教育提供新途径,促进教师伦理发展;熟练理论指导教师教育产生外部动力,帮助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创设多元的教师教育环境,丰富教师实践经验。最后,成人学习理论于教师教育领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应充分尊重教师成人身份和主体地位。

    2022年01期 No.269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1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妥协与堕落:论高职院校外聘教师生存现状与管理策略

    刘瀚洋;王昱霖;

    外聘教师作为兼职教师的一种,在补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以及维持薪资平衡等方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外聘教师在自身角色定位、课程教学安排以及教师立场上出现了妥协之状,进而导致一少部分外聘教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堕云雾中、在课堂纪律上堕入深渊以及在教师职业权责上如堕烟海。为此,高职院校应力促外聘教师树立自我能力提升观、规范外聘教师制度规定、复归良性师生关系、保障外聘教师权利。

    2022年01期 No.269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成人教育

  • 卢显能成人教育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新时代贡献

    刘畅;

    卢显能作为20世纪初期我国杰出的成人教育学家,其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深受乡村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及雷沛鸿成人教育思想的浸润。其思想不仅属于乡村教育思潮,还是对时代浪潮的回应。通过阐述与分析其教育思想理念,卢显能教育思想内核凸显为以爱国为魂的政治美德、以教育为公的崇高精神、以理论创新引导实践变革。在新时代背景下,卢显能成人教育思想的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彰显爱国主义情怀、突出教育公共性、构建学习型社会。

    2022年01期 No.26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POC的成人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于磊;王慧锦;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每个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人教育由此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SPOC和混合式学习的相关理论,在分析SPOC环境下的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以SPOC为支撑的成人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过程和现有学习模式进行优化,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022年01期 No.269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职业教育

  • 新媒体领域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梁骥;

    结合政府、学校、企业等三方优势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趋势。为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存在的产教融合合力不够、驱动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等产教融合机制结合政府服务、行业指导等方式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采用更加贴近产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向市场。针对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现代产业学院实施路径,创新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模式,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机理。教学对接企业、人才对接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01期 No.269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5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赵振;李梦妍;高健;廉花;耿雯;

    新时代新形势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尚存在诸多不足,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现状出发,结合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与要求,深入剖析辅导员队伍建设与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从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通道、健全辅导员考核评估机制、完善辅导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多元化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2022年01期 No.269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下载次数:10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思想政治教育

  • 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实践

    杨振方;

    伟大抗疫精神的出现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难险阻、积极应对新型公共卫生危机下的真实写照,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理论升华,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众多鲜活的案例素材。面对疫情下的思政课教学,教师要结合当下抗疫精神的时代背景,克服线上教学困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信息技术使用不娴熟等诸多障碍,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案例,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

    2022年01期 No.269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话语模式的创新

    周莹;董颖;

    在全媒体时代多元共生的媒介生态下,传统思政教育面临新挑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话语结构由传统的说理性话语为主转向双向互动的故事性生成为主。单向传播被打破,双向互动模式占据主体,传播者的主体性认知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前适应融入新的传播环境,树立新的大学思政传播叙事理念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保证思政教育的传播效果,在辅以文本和影像等多样传播手段的基础上,在生活化叙事、历史化叙事、场景化叙事等三个维度上展开话语模式的创新,是达成“思政教育会讲话”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的必由之路。

    2022年01期 No.269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3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研究性学习方法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的思政课改

    崔岩;

    在高校思政课堂中,适时地引入一些时事热点新闻以及时事政治,能够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的说服力,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全面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他们自身的理想以及信仰,并成长为能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重要力量。

    2022年01期 No.269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党史教育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郭碧霞;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在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历史时刻,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党史教育,对于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来说能够发挥出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来说,党史教育既是最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最强大的思想信念教育,能够有效振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帮助高校大学生了解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举措。现阶段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党史教育,建立党史思政教学体系,并逐渐将其构建为长效机制,可有效地将党史教育深刻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2022年01期 No.269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下载次数:1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教育工作者论坛

  •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教育公平研究进展及趋势

    潘海林;朱文芳;

    教育公平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教育公平研究主题下的核心期刊文章及CSSCI文章进行文献计量研究,结合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教育公平研究主题下的成果数量、作者、机构合作特征、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教育公平的研究发文数量呈现“波动式增长”的态势;二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是主要的研究权威机构;三是高等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理念下教育公平研究和教育公平改革与创新是主要的研究热点;四是从本质上追求教育公平,构建适合时代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理念与机制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内容。

    2022年01期 No.269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下载次数: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研究进展及趋势——基于2000—2020年WoS核心合集的可视化分析

    彭金玉;耿有权;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在这个阶段,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实践和探索,还需要高质量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研究。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国际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0年收录于WoS核心合集的权威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揭示其核心文献增长、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国家、研究主题与学位类别等分布特征,提出未来立足中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统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建议: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注重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的案例研究;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资源支撑。

    2022年01期 No.269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大数据教学测评系统应用现状与策略——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骆应灯;

    应用大数据教学测评系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以广州市花都区七所试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教师和学生应用大数据教学测评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大数据测评系统在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然处于浅层次,师生在应用过程中师生普遍对大数据教学测评系统持有肯定的态度。随后从理念先行、分类分层、协同发展、校企协同等四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教学测评系统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推动区域个性化教学提供借鉴。

    2022年01期 No.269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6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策略

    齐运锋;黄鸿娇;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共同需要,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既契合我国应用型本科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成长的需要,也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

    2022年01期 No.269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