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晶晶;王争录;
历经百年育人实践的艰苦与守正、兴学报国恒久追求的凝练与升华、关学文化精髓给养的传承与创新,西北大学凝聚成了以"艰苦创校,自强不息;务求实学,学必济世;认死道理,敢为人先;爱国荣校、科学民主"为主要核心内容的大学精神,成为西北大学的魂,潜于教师和学生认同的教学的、科研的实践制度和行为,使得西北大学成为一所中外闻名、特色鲜明的名校。文章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阐述西北大学学校精神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启示。
2015年01期 No.197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庄文著;郭强;
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主题,和谐是校园的主旋律,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各界及全体师生的共同使命和责任。社会质量理论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谐校园的创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通过校园保障、校园融入、校园增能和校园参与等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和谐校园创建的内涵要素及思路。
2015年01期 No.19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孙永波;毕延彤;
针对地方高校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出地方高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研究方向、科研考核机制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转变观念,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研究方向和科研考核机制;积极争取与高水平高校合作;转变教学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错位的解决途径。
2015年01期 No.197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姜光铭;张继河;
独立院校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之一。《独立院校设置与管理办法》实施五年后,从2013年开始,独立院校迎来国家的评估验收,独立院校如何在这次机遇与挑战并存之中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以江西省独立院校为例,在当前社会经济、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指出以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扩大独立院校的办学规模,增强独立院校的整体实力为突破口,探索独立院校的发展出路。
2015年01期 No.19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陈俊傲;郁冬梅;
文章通过探究国外实践及国内现存远程教育模式并提出优化原则,探索远程教育学生学习行为保障系统的优化模型,对H大学远程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提出支持服务个体化,全员参与监控,评价主体多元化等建议。
2015年01期 No.197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付丽萍;
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互问题,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课题。在对2003-2013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的基础上,文章从时间分布、作者单位、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以及核心期刊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从而把握国内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的研究现状,并对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希望能为以后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的研究提供借鉴。
2015年01期 No.19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王美林;
虽然经过多年的开放教育教学实践,远程教育建立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现实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缺少统筹规划,资源重复建设;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学习者需求;资源更新滞后,搜索不方便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影响到开放教育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开放教育的继续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对于学习型社会的推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整合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是促进开放教育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也是学习型社会对开放教育提出的要求。
2015年01期 No.197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尤玉钿;
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共同努力。心理契约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隐性纽带,对促进学校的师德建构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心理契约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心理契约对促进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时代意义,最后提出通过提升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建立制度保障体系,从加强校园尊师的文化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等三个方面进行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师德建构的策略。
2015年01期 No.197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谭支军;
借鉴具身认知理论关于认知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和动力性的特点,认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学习情境的创设,首要基础是教师精神,重要保障是组织全过程的跟踪与支持,为高职教师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015年01期 No.197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邱建军;闫文晟;
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三改一补"形成的,教师成分复杂,存在生师比过高,教师年龄、职称结构严重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职前职后一体化、"四位一体"、微格教学、顶岗实践、"五个一"工程、信仰教育、激励机制等措施,来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职教师教育水平。
2015年01期 No.197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马静;
当下,新入职高校青年敬业精神有缺失之势,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伟大教育梦的实现,制约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高校扩招和片面的培训考评体系,市场经济发展引发的社会责任缺失,以及教师自身问题是造成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敬业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因而,构建教师培训考评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培育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敬业精神标本之举措。
2015年01期 No.197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赵国军;
"国培计划"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通过对"国培计划"的实践探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经验启发:确定培训理念,精心组织与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关注教师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变革培训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温馨环境,注重服务的人文关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基于上述的实践探析,有以下几点体会与省思:教师培训工作是一个缜密设计的系统工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真正意义的专业支持与引领;需要"专家"在培训活动中扮演多元的角色;需要培训后期的实践跟踪服务。唯其如此,才能提高培训的效益,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2015年01期 No.197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张正线;
高校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大学生思想和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切实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创新心理品质和教育创新观念,增强创新能力。
2015年01期 No.197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付盛松;
幸福就业观教育是针对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质量而提出的,不仅仅为就业本身,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本身的内在需求。幸福就业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这是保障,也是要求。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就业的幸福感,以法制教育促进大学生幸福就业观的发展。
2015年01期 No.19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龚向哲;王晨晨;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现阶段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缩影。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外部环境来看,它是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从内部因素来看,它是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路径、就业价值观共同作用的反映。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积极因素,倡导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工作体验,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挫折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在现今严峻的充满挑战和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端正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核心就业力,推动最难就业季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2015年01期 No.197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刘云龙;张同远;
文章立足中医药院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分析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由中医药知识与行业需求对接能力、创业项目实施所需资源整合能力、中医药创业项目标准化管理能力、创业必备精神品质自觉内化能力等四个核心要素融汇而成,并就培育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和路径做了深入探究。
2015年01期 No.19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侯保航;李晓娥;
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够提高青年学生对复杂社会现实和社会思潮的认知和甄别能力,符合其成长成才的需要,有助于他们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心。因此,应将批判性思维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青年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既需要较高批判性思维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也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加强批判性思维理论和实践锻炼。
2015年01期 No.19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李春华;
通过对黑龙江省10所不同高校1000名在校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知识、对诚信缺失行为的看法、诚信问题的解决对策"等50个问题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认识的现状及缺失的原因,并利用SPSS18.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解决诚信缺失的众多措施降维,提取3个主成分使其贡献率达85%,进一步通过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分析,表明这3个主成分分别代表了奖惩措施、教育载体、师德建设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最后,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思考。
2015年01期 No.197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张立才;
当代大学生由于出生社会环境、家庭及学校教育观念以及个人因素,导致奢侈消费观盛行,浪费现象比比皆是,价值观念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加以教育引导。发挥传统节俭思想的教育作用、弘扬节俭道德,培养大学生形成知足俭朴的消费观念、务实尚用的消费习惯以及合度节流的消费管理,对于当代大学生重拾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摒弃奢侈浪费的消费观念,重构科学正确的价值理想有着重要的功能意义。
2015年01期 No.197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王洋;
文章通过文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分别存在的偏离与缺失现象,对二者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育目标等方面的对接性进行了思考,并且认为如果把二者进行合理的对接,将会发挥各自的作用并能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2015年01期 No.197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王双阳;张景书;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探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
2015年01期 No.197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王鑫;邓谨;
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要素为思路,对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借鉴和支撑,也有利于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2015年01期 No.19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王媛媛;周慎;
隐性技术知识的特征决定了大部分隐性技术知识无法经过编码转换为显性知识进行传播,由此造成了传播中的障碍。而学徒制与生俱来的优势能克服隐性技术知识传播中的障碍,保证隐性技术知识的有效传播与习得,是隐性技术知识传播的"桥梁"。
2015年01期 No.197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殷春华;金玲;
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大学生责任感弱化与缺失现状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当前,高校应坚持以"三个倡导"为引领,在深化责任感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将责任感教育充分融入日常管理、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并有效借助家庭等教育资源,实现大学生责任感的全面提升,为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
2015年01期 No.197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 黄炳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深入探析大学生内在的创造性特质,深入了解创造性特质的构成基础、表现以及内涵,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为大学生的成才发展提供参考。
2015年01期 No.197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周义龙;
应用型本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构建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解决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实施厚基础、宽学识、强能力、广适应、熟技能的素质教育是应用型本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选择和发展方向。文章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的梳理后,对当前社会旅游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01期 No.197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周继香;余丙军;
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以多元方法论为指导,深入探讨了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多层次评价体系、制度体系以及信息反馈体系等四个方面,构建一套切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动态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水平和效率。
2015年01期 No.197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刘丽丽;
文章以民生意识为切入点,探讨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以及高校学生具备民生化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作用。
2015年01期 No.197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孔燕子;徐世昌;
文章阐述分析了高校学报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高校学报在高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学术育人功能,通过不断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做好选题策划和栏目设置,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发现培养学术新人等方法措施,为高校人才培养发挥切实作用。
2015年01期 No.197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马启龙;谢克仁;
文章在列举了用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代替学科体系、用知识体系解释理论体系的错误做法后,厘清了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关系,分析了教育技术界用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或教育技术学知识体系代替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现状,从教育技术学的次级学科或三级学科的有机整体观出发,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由教育技术学原理、教学设计学、教育传播学、信息化教学论、远程教育学、教育技术管理学等学科组成。
2015年01期 No.19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汪明;张睦楚;
开展大学教学论研究既需要向历史学习,以古为鉴;又需要向国外学习,秉持国际视野,采取本土行动;此外,还有必要向一般教学论学习框架结构、要素范畴。然而仅有学习还不够,还要在学习基础上有所创造才行,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开展大学教学实验并努力提升理论分析总结水平,学习与创造齐头并进不失为当前我国大学教学论研究之可取路径。
2015年01期 No.19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杨明;
当前,高职教育在微课的资源和管理等方面基础薄弱,微课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认识不足。微课不仅是一种开放的学习资源,更是一种"非正式学习环境"建设的基础,对于加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改变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1期 No.19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平均芬;
根据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电类课程已成为这类学生学习难以逾越的鸿沟,教学效果差成为普遍现象。对此,文章以电类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成人学生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和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在分析该类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力求使电类课程教学效果取得新的突破,同时也可为其他工科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5年01期 No.197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孙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成人参与教育,有以提高学历层次为目的的学历教育,有以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适应性为主的职业教育,教育对象呈多元化趋势。文章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对成人参与教育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当前成人参与学习的动机特点,从而提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建议。
2015年01期 No.197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阚钊婧;赵毓琴;
英语这门语言在创建全球社区和发展全球公民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语言的学习在全球公民教育中的角色不容忽视。要使全球化公民教育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共同进行也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探讨在何种情况下外语课堂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以完成全球化公民教育。因此,全球化公民教育的活动定位在三个方面: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这些被插入现有的知识框架。研究设计了一些活动,尝试寻找哪一种活动在外语课堂的全球化公民教育中最有意义。可以从英语学习课堂上的教师、活动以及全球化公民教育的研究中获得启示。
2015年01期 No.197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谢恩魁;杨阳;
文章结合学院的工作实践对该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特别是在持续推进学风工程、强化学生教育管理、高度重视特殊学生的帮扶工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力图拓宽职教师资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促进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015年01期 No.197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红光;王林霞;
当代教育思潮和观念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理性和深刻的审思。专业网络阅览室模型是基于当代教育理念实践、推动传统型教育向现代型教育转变的一种尝试。它通过融合当代教育理念、信息技术、资源和服务,实现了由传统课堂教学向自由自主自助学习的服务型教学方式转变,为在新时期下以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探索出一条途径,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一种思考。
2015年01期 No.197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夏自军;
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经历了一个由辉煌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实践过程,其理论形态也经历由传统理论教育模式到近代自我教育模式、再到现代新德育模式的深入发展。借鉴和吸收西方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经验,必须以中国国情为基点,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以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为原则,以德育形式的综合化为途径,以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为平台。
2015年01期 No.197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冯帆;
文章从招生、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差异,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2015年01期 No.197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栗万里;杨潇郁;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要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必须建立一个全面、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英国开放大学作为一所获得巨大成功的远程开放大学,它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值得借鉴。文章从服务组织、信息资源、服务流程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英国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成,以及由此为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带来的启示。
2015年01期 No.197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于瑶娆;李雅君;
纵观俄罗斯历史,在每一次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教育改革都是一场革命、一次"断裂":沙皇俄国时期教育的"欧化"、苏联时期教育的"苏维埃化"、俄罗斯时期教育的"西化"。这三次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改革都是社会变革激进取向的结果。从文化视角探索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即俄罗斯民族根深蒂固的集权制传统和永久的大国意识。
2015年01期 No.197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